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离世,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既与岁时节气密切相关,又附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历史情感的表达和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体现。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它让人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忘不了吟诗作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爱国之情。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艺术家面临的重大命题。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让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活蕴藏在节日中的文化基因的重要路径。“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让我们珍视先祖留下的文化遗产,共同感受节日文化的魅力,守护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
黄山,男,1959年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理事,峨眉山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作品入选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长江号子》中国画57cmx85.5cm1991年
《江北城记忆》壁画黄山 廖磊 黄丹300cmx1000cm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棒棒日记之4 》120cmX120cm 综合材料 2011年
《棒棒日记之6 》110cmx90cm综合材料2012年
《祥和·巴渝村镇即景之二》黄山 黄丹 谷天辰 综合材料绘画135 cmx197cm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19年
《民美精华》黄山、黄怡慧、黄丹马赛克镶嵌.大理石雕刻300cmx1600cm2020年
立足传统·融汇中西——观黄山画展林木
中国画经历了十年的怀疑与困惑,经历了十年的民族虚无思想的冲击,现在终于开始走上了新的坦途。黄山先生画展那鲜明赫然的宗旨:“崇尚民族文化,致力中西艺术融汇”,正是这一思潮的标志。
任何艺术都是民族的艺术,任何“当代性”无不是民族历史在今天的延续与发展,而在开放的现代又自然存在着多种文明的融合。黄山先生崇尚民族文化而具开放之胸襟,无疑是其艺术通向成功的坚实保证。
纵观黄山画展,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众多风格并存。这里有功力深厚之传统工笔,亦有兼工带写新意盎然的水墨人物; 有素洁淡雅的白描人像,亦有构成精巧、设色富丽的斗方人物。至于那水意葱郁,意趣幽然的作品更启人无限遐思……如此众多之风格,在个人展览中是十分少见的。风格杂陈真实地记录了黄山先生复杂之心迹,亦显示了他顽强严谨之探索历程。
什么是民族传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弘扬传统,只能立足于传统之精髓; 而融汇中西,亦只能立足于民族自主才能纵横捭阖,随意撷取。黄山是真诚的,他把自己历年的探索与思考,全部奉献给观众。从黄山作品的演进上看,也有一个逐渐发展而趋成熟的过程。当他的艺术实践进入直追中国艺术精神之根本的阶段,作者深刻地理解到中国艺术那无所不在的情感内核,那诚挚的直接导源于生活的真情。他把那从普通人们生活中得来的激情物化于画中,创造了如《贩卖者》、《川江号子》、《故乡事》一类动人心魄的崇高之美。他亦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女性的美,女人的温柔、娴静、温馨、亲切,并在男人的刚劲与女人的秀美中获取造型的灵感。正是这种源于生活的真诚的情感体验,使他直抵中国艺术之魂灵。他用自己的画笔真诚坦白地表现心灵,表现感情。
传统在黄山先生眼中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它更应当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情感的表现,就是“因心造境”的意象创造及根源于此的种种造型意识。“善绘者,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对传统精神的理解,使黄山在继承传统上自由驰骋,游刃有余。他的作品多是工笔人物,这使他执著于中国画线的造型。但他的线颤掣劲柔,与传统工笔用线之流行书法意味大相径庭。他那些来自民间艺术与宗教壁画的浓重色彩和意向韵致,亦突破传统文人工笔设色的柔丽和谐而具备更为深厚浓烈的民族艺术精神的氛围。他的作品在传统平面造型中揉进了大量来自远古艺术和宗教艺术中的神秘纹饰,使其艺术罩上一层浓浓的东方的神秘与深邃。而那些大量的民间艺术纹样的创造性选择与创新性呈现,也增加了民众审美认同的维度。
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种处理并非对传统的简单模仿和照搬。作品中那些典型的东方艺术手法却深受西方艺术、现代艺术的影响,传统的纹样符号在黄山的作品中却按照现代的构成观念有机地组织成崭新视觉感的画面。那画面各部分间饶有趣味的分割及色彩的分区配置,精心设计的外框装裱对画面的呼应映照,一些作品中出现的似山水皴法般的对人物体积的表现等等,都呈现出一种迥异古人的现代形式美感,传递出画家融汇中西古今的自觉意识。黄山的另一些作品更使观众流连玩味。那朦胧迷离的色晕墨章,那层层积染的浑厚华兹,那难以言说的虚实照应,那空灵飘渺的诗的意境,以及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质的深沉把握,都无疑是黄山个人探索的兴致所在。
立足传统,融汇中西,给黄山的工笔人物画带来崭新的风貌,也为其艺术通往成功之路铺下基石。
1991年5月8日于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