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美育 弘扬民族文化|陈曦

通过美育  弘扬民族文化

陈曦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陈曦,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教师(美术),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级美展,并有作品获奖。陈曦出生在贵州,对贵州少数民簇自然风貌和民风民俗都有着自我独特见解,也都是这些独特的环境养育了真挚醇厚的艺术性格。他深入基层,亲身体会身边的人文和自然,体验民族文化和生活,用情感感知天地,用画笔表现生活,只要我们慢慢地欣赏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他的笔下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我们能真切感受民族文化与土地的静穆之美。陈曦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继承传统的艺术精华的同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其作品不仅体现了扎实的功底,还展现出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精神。

近期组织开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绘画》课程与地方特色风俗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活动。活动中,带领曾熙、雷宇、杨阳等优秀美术教师以及社团学员,深入到具有地方特色风俗的村寨景点调研、写生。将地方风景与民俗文化融入到基础绘画教学中,具体落实了通过美育来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理念。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陈曦:“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谈不上,喜欢小打小闹按照自己固执的思想去画些画,不过在“培根铸魂”这个问题上,我也有所思。国家的概念不光是领土的完整,更需要文化思想的统一,只有文化意识的共鸣,才能让我们牢牢的团结在一起。北美洲曾经主要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闹独立形成今天的美国,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独立的文化的就算不上完全的独立,于是波洛克就成了美国“自由”文化的代表画家。而我们常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国家能长治久安,人民能团结奋进,相互协作,就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血脉。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画家们就更需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民族文化的自信,通过自己的作品来铸造新时代华夏民族的中国魂。

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美术家,在美育中应该肩负起民族文化的传播责任,通过美术作品传达出文化自信的思想理念。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陈曦:很多画家都在寻找能够代表新时代中国的绘画语言,来铸造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特别是从事西画创作的画家们,一直在追寻西方油画中国化的道路上探索,从徐悲鸿、林风眠到吴冠中、赵无极,再到后来的靳尚谊、詹建俊,他们都各自探索出了油画中国化的意境语言,非常值得我们后背学习。我认为油画语言的中国化,不是居于形式上的表现,换个材料画中国画,而是要寻找中华文化的气息贯穿于作品当中,我的创作就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思考探索。这一点,我从我师父杨斌的作品中就体会到了不少这样的语言。

在我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景,去感受贵州的山石气息、民族气息、乡村气息,只有爱上自己的家乡,才能通过绘画把自己最熟悉的那股子气息语言准确的表达到自己的画面当中,才能通过自己的独特语言和别人产生共鸣,才能通过绘画传递民族文化的自信。

《鼓藏节》    170×17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陈曦:其实在不同的时期,艺术都在为不同的主体服务。宗教为主体的时候,就为宗教服务。皇室贵族为主体的时候,就为皇室贵族服务。资本家为主体的时候,就为资本家服务。今天我们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所以艺术家就该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什么?套用习主席的话“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因而我们要画好江山,从自己熟悉的江山画起。

《初春》    60×6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陈曦:还是重复刚才说的,探寻自己油画语言的中国化。当然,也只能从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下手。我主要居住在“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贵州西南地区,所以我在主题创作上都会围绕身边的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风光展开。

《自然的韵律》  30×3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 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

陈曦:弘扬中华神韵,彰显大国风范,立足作品风采,宣扬民族气节。

《守望》    100×1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陈曦:近期主要工作就是带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绘画》课程与地方特色风俗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师生,具体落实地方风景民族文化如何融入到高中绘画教学中。希望通过这次省级课题的研究,能在全国范围内从基础美育上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希望在理论研究上,作品创作上都能通过此次研究结出丰硕的果实。

《秋收后的万峰林景色》  60×6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您的作品注重光感和色彩,同时追求印象派的色彩变化,这种表现方式对您来说有何特别之处?您如何运用光感和色彩来传达您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

陈曦:印象派对光影色彩的捕捉是他们对大自然完全的真实描摹,对大自然的顶顶膜拜。我的作品表现,也确实游历在印象派的视觉认知中。不过,在我的每一幅画里也有尝试融入人性的气节,中国式意境的表达。

《暴雨前的光明》    70×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李奕欣:在当下的油画艺术中,您如何将西方绘画技法和东方笔触意境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绘画语言?您认为这种融合对于表达当下生活和时代审美有何重要性?

陈曦:油画是舶来的,材料源于西方无可厚非。有人经常说,中国人画油画永远画不出来,因为是舶来之物,没有根,更没有魂。但是,我认为我们舶来的是优质的材料,借助西方的优质材料来表达我们自己的东方意境,这何尝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范宽的庞泼大气,米友仁的悠悠雅气,郭熙的平远透气都是我们可以用在油画语言中的中华气节。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我们更应该通过仙辈们留下的宝贵书画作品来学习,透过他们作品,站在他们的肩上推进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将更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