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左文俊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左文俊,生于1989年8月,汉族,出生时因早产患脑瘫,肢体二级残疾人。毕业于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2020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研究生院美术学专业艺术学学科专业班。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肢残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仁美书画院驻院画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奖:
2018年左文俊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
2019年获银川市金凤区残疾人“自强模范”
2021年荣获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选“百姓学习之星”
受邀参加CCTV3《向幸福出发》、CCTV3《幸福账单》、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重庆卫视由涂磊主持《谢谢,你来了》、黑龙江卫视《幸福驿站》等电视节目
参展经历:
2024年作品《冈仁波齐峰》入选法国巴黎巴黎卢浮宫“和光”当代艺术展
2024年作品《凝固的时间》入选中国“静观与自得”静物油画作品研究展
2023年作品《井底之蛙》入选日本北九州市立美术馆的“语言的边界:中国艺术展”
2023年作品《凝固的时间》入选“静观”全国劲舞油画作品展
2021年作品《惑》系列一获得冬去春来宁夏第三届油画宁夏油画艺术展一等奖
2021年作品《永恒的记忆一》入选“礼赞百年 银川之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作品大展优秀奖
2021年作品《永恒的记忆二》入选“残疾人心向党”银川市残疾人书画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2020年作品《扫》入选“美丽新宁夏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术摄影主题作品展”优秀奖
2019年入选“逐梦 仁美”大展
2019年特邀参展“翰墨抒情颂党恩 同舟共济谋发展”---银川市统战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新中国70年华诞书画展
2018年12月摄影作品 《中国梦》入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仁美”书画摄影展
2018年10月油画作品《不朽的信仰》入选“宁夏六十年,翰墨金凤情”美术家作品展,
在《中国书画家》报刊登作
2018年作品在中国残联“仁美”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摄影组优秀奖
2018年作品入选“宁夏六十年 翰墨金凤情”金凤区美术家作品展
2017年9月作品《贺兰情》参加中日友好艺术展,作品被日本松江市政府收藏
2017年作品入选残疾人美术馆“残健融合”全国残疾人美术展
《井底之蛙》 布面油画 70cmX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您在艺术创作中选择超现实主义作为表现形式,这与您的个人经历和人生观息息相关。您能分享一下您选择这种风格的原因以及对您创作的影响吗?
左文俊:我在思考艺术创作的时候经常会问自己“艺术有什么用”,我自己寻找的答案是“艺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属性具有未来性、预见性、试错性的,”正如艺术起源论里的“巫术说”一样,在古代,巫术本来就会有预见性的,我的创作也追求艺术的预见性,未来性,这样创作思维能够尽可能的被打开,不受当下客观状态的拘束,所以超现实主义的形式比较适合我,用主观驱动客观去创作。我从小身体行动不方便,小时候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小我会经常问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这样,我不行等等之类的问题.....从小就习惯于问为什么,而且父母经常对我说:“因为你行动慢,要学会笨鸟先飞”。长大后我深深的理解了什么是“笨鸟先飞”,笨鸟先飞我理解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在脑海里预见事情的发展轨迹,推理出事情发展规律,在节点处实施干预,能够让事情更加精准的、更简洁的实现预期结果”。从小就以“笨鸟先飞”的方式在训练思维,我觉得这种思维很利于艺术创作,总体来说,个人经历影响了一个人的价值观,肯定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艺术创作的。
《贺兰晴雪》 布面油画 70cmX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在未来的创作规划中,您提到了对字宙和人的关系的探索,以及中因古代成语的现代诠释。您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您对这些主题的想法和创作计划吗?
左文俊:我的创作计划,目前分2个主题系列进行艺术创作:
1主题,就是延续“惑”系列的主题创作,把“惑”字拆开来看,上部分“或”代表选择,底下是“心”,意味着人生的选择是由心而定的。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天文,喜欢未知、神秘的事物,特别想知道我们地球人类到底是不是“孤独的”。我认为宇宙的变化时间跨度很长很长,在人类短短100年寿命的视角下,宇宙变化的规律性的“道”或“法则”几乎接近于永恒的真理,艺术家是追求真理和本质的。在宇宙中各种的状态变化,它足够大,也足够直接,就如用显微镜去看瘟疫一样,原来是细菌和病毒。我们用人类的视角去看宇宙,能看到什么,这个方向无穷尽。
2主题,就是以中国成语作为主题的创作,我在思考成语是怎么来的,通俗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认为成语的由来是基于文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提炼,成语最大的价值是警醒后人,启示他人的,就如井底之蛙,用青蛙和井的故事来启示他人,别被固化的状态所约束,那么我们在当下时代的状态下,青蛙是我们,“井”又是什么?这种思考过后,聚焦这一主题的艺术创作,难免会带点讽刺性,一定要讽刺时代的“错”,这样艺术会有启发他人的意义,成语可以,绘画也可以,实现解决“艺术有什么用”这一疑问。要经常对自我的反省和发问。
《贺兰山与西夏王陵》 布面油画 70cmX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作为一名青年油画家,您是如何平衡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家庭支持对您的创作有何重要影响?
左文俊:做顺应时代的人,就如同人活着离不开这个宇宙一样,至少现在不能,当下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前端的切片,你的人生是有无数个切片组成,只有过好每一个切片,你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世上怎么可能有完美,都是我们在追求完美。假设人生终点就在那,但是路是很窄很窄的,你必须要走过去,我们只能平衡好每一步,才能安全度过,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用现实造就理想,用理想实现现实。自然而然就平衡了。
《惑》系列1 布面油画 180cm×1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左文俊:最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不敢当,我只是很热爱画画。我认为“培根铸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籍,我们应该可以做点什么的,我们应该成为伟大复兴的先锋队的角色,而不是在后面坐享其成,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文明,艺术都是软实力的表现,好的艺术理念就是好的文明的魂,这个魂需要有人来铸。我们就是。
《归途》 100x80cm 2022年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在您的创作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左文俊:我觉得艺术创作更像一本书,每一本书看完都会对人有所启发,我觉得艺术创作有很多方向,我选择的是想把我思考的世界观用绘画的载体提供给更多的观者,也许有些人在失落的时候,在困境中看见我的作品时,也许可以给他们提供灵光一现的可能,用艺术传递志向,那种精神层面的共鸣和慰藉,孤独的人不在孤独,它需要坚实的技巧和庞大的知识作为支撑,这就像是培养人才的“肥沃土壤”,艺术家们需通过不懈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艺和对艺术历史的认知。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艺术家内心情感、思想与灵魂的投影。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以自我表达和情感的投入,呈现了一场灵魂的锻造,赋予了作品深邃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艺术创作是一个持续的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它激发了艺术家的智慧与创造力。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创作,思考并表达着关于人生、社会和文化的复杂问题,以智启心,以艺润情。艺术作品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它能够引起共鸣,滋润观者的心灵。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体验过程,它能够培养观者的同情心与审美情感的。
《问天机》 布面油画 140cmX14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左文俊:艺术作品不仅是文化的镜像,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它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以艺术的语言,续写着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的篇章。艺术创作,是文化自信的宣言,它不仅加固了人民群众对文化价值的信念,更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时代精神传递给世界。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回声。它应当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灵感,描绘出时代的画卷,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动人故事。因为自己身体不方便,对画画还是会有影响的,但是每次遇到困境时,我都会问自己,我为什么都这么不方便了,为什么还要画画呢?我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我机缘巧合走上了画画这条路,在未来的某一天,肯定会有一件事只能由我来做,我现在经历的都是为了完成未来的那件事的历练,”艺术的追求给了我更多的人生追求,“艺术为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精髓,昭示着艺术创作的终极归宿:以人民的需要为核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望,描绘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梦想。
《迎喜》 布面油画 100cmX8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左文俊:艺术,这一文明前沿的探路者,承载着探索未来文明表现的可能性,宏观看,我认为绘画艺术分2个方向,1是重思想表达,用视觉表达思想内容和哲理性的深度,2是用匹配的形式感表达其视觉情绪感,我选择走第1种方向,天赋高的艺术家能很好的把这2种方向结合的很完美,我不是艺术天才,我只能老老实实的把一条路走好,而且我认为艺术必须要有时代性,就比如一些新产生的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新的改变,对人生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会有新的思考,这种思考会影响未来,如汽车、高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我们对人生的看法,激发了我们新的思考,这些思考又将成为未来的影响。比如,古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现代人可以在五小时内跨越一千公里,这在古代被认为是神仙的作为。手机的普及,更是让“千里传音”成为了现实。那么,我们为何要固守过去的艺术思考呢?
我们应该总结古代文明智慧的逻辑,运用这种逻辑去思考,创作出符合当下的艺术作品。艺术的深层逻辑基本不变,这是“道”,而主题、语言、观念等,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我认为,艺术家应该深入思考时代与时代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从中提炼出主题和观念,结合当下的审美趋势,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我正在尝试这样做,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作品,展现出我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和思考。
当然当下美术创作的观念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深度的挖掘。他们通过作品探讨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以及自然与人类之间微妙的关系等哲学性问题。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更揭示了价值观念的导向,展现出艺术家们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凝固的时间》 布面油画 40cmX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王佳盼: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
左文俊:我觉得,中华民族是最喜欢画画的群体,以西方美术史重要阶段为例,在神话和宗教为题材的重要时期,西方艺术通过神话、宗教的文化,沉淀出了深厚的艺术发展的基础,而中国的油画,我感觉缺少了这样类似阶段,我觉得应该梳理出具有承载中国思想的中国油画,而不是纯粹的用西方的美学体系,应该以中国美学体系为主,结合西方美学体系,生成符合当下中国的审美态度。用油画这一载体输出中国文化,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
美术作品应成为社会现象的缩影,时代特征的映射,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传递者。这样的作品有助于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更多的人文关怀。
《吻》 布面油画 40cmX50cm